资助育人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资助 > 资助育人 > 正文

2024年“助学·筑梦·铸人”资助育人案例(八):育在平时,爱在坚持

日期:2024-11-18作者:闻敏玲 浏览量:

典型案例:2022年11月6日,党员下沉活动期间,学生小丁(化名)因国家励志奖学金落选致电询问原因。初次见面时,小丁身形瘦高、神情焦虑。交流中得知,他自幼父母离异,母亲靠缝纫工微薄收入支撑家庭,经济极度困难。小丁专业成绩班级第二,且多次获奖,但综合评定中志愿服务经历不足,导致未能达到励志奖学金评选标准。他对此感到困惑与失落,迫切希望得到指导。

育人措施:第一,精准分析,明确方向。我耐心倾听小丁的诉求后,结合评选细则,详细解析其落选原因,重点指出志愿服务经历的薄弱环节。引导他正视不足,制定提升计划,鼓励其加入通信协会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同时推荐至多媒体中心勤工助学岗位,兼顾能力锻炼与经济支持。

第二,家校联动,强化信心。我主动联系小丁母亲,了解家庭实际困难,传递学校关怀。其母通情达理,强调以学业为重,为小丁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家庭支持氛围。通过持续沟通,逐步建立小丁对辅导员的信任,成为其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第三,全程跟进,赋能成长。我定期关注小丁的学习与工作表现,鼓励他参与大型活动,提升综合能力。一年间,其专业成绩与综合测评均跃居班级第一,成功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称号。针对其入党愿望,严格指导材料准备,反复审核修改,帮助他锤炼严谨态度。最终,小丁于12月通过审核,成为预备党员。

2D101

闻敏玲老师(右四)与学生在一起

经验感悟:以心换心,以行导行。资助育人不仅是经济帮扶,更是精神引领与成长陪伴。小丁从迷茫到自信、从落选到卓越的蜕变,印证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重要性。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在于见证学生突破自我、实现梦想的每个瞬间。当小丁送上亲手准备的生日蛋糕时,这份真挚的感恩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育人工作的深远意义。未来,将继续坚守“不让一个学生因困失学”的信念,用责任与关爱助力更多学子铸就精彩人生。

1FC20

闻敏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