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小王(化名)是 2023 级的一名同学,来自湖北偏远的农村。其家庭属于建档立卡脱贫户,且亲属有残疾情况。由于家庭经济贫困,享有的教育条件有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步入大学后,他选择了航海类专业,然而该专业的知识对他而言难度颇高,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的各项花销相较中学大幅增加,这让他觉得有负于家庭,心理压力极大。这使他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无助之中。辅导员老师第一时间察觉了他的状况,主动和他展开沟通交流,并给予了积极的帮助与支持。
育人措施:第一,以国家资助为“基石”,精准扶困化解实际难题。在第一时间知晓此事后,辅导员老师与小王展开谈心谈话。与他深入交流,从他最为困扰的问题切入,建立起信任感。进而了解到他的家庭和成长经历。一个人无法改变家庭,但能够凭借自身的奋斗去改变现状。
从“奖、助、贷、勤”等方面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助力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以及基本生活费。将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协助该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开展主题班会讲解国家助学政策和申请流程。推荐校内勤工俭学,为其提供实践机遇,使其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费。在该案例中,通过与小王的多次沟通,帮助其成功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学院助学金,为其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暂时化解了经济困难。
第二,以精神鼓舞为重点,完善学习方法正向引导。通过谈心谈话,为小王进行心理疏导。在谈话的细节当中,挖掘出他的内心想法,激励小王加强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定位,学习要持之以恒;另一方面,借助专业课老师的辅导,培养学习兴趣,持续完善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等多种方式。 一方面鼓励其在学习方面取得进步,另一方面鼓励其积极参与学校、社团的大型活动,并且鼓励他竞选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经过多方力量的协同联动,有效地构建起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注、心理上关怀的多层次关爱体系。小王在大一上半学期取得班级前五的好成绩,性格越来越开朗,学习工作越来越有干劲。

谢安乾老师(右一)与学生在一起
第三,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搭建多方发展平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贫困学生还存在尊重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需求。通过与小王的多次交谈,结合其专业特点,制定职业规划。他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他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船长。辅导员老师鼓励他加强学习,争取一次性通过船员适任证书考试,早日上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经验感悟:多关注强技能,全方位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作为辅导员,应当关心关爱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状况,为特殊学生建立档案,在学校期间把控好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依据自身特点,精准定位。指导学生调进行学习规划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根据个人特点塑造学生职业技能。

谢安乾老师(右一)与学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