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小张(化名)是一名个子不高、体型微胖、性格内向的大一新生。家中有一位九十多岁经常需要大量的药物和营养品支撑的奶奶,同时小张母亲身患各种疾病,曾做过几场手术,但仍无法根治,如今依靠药物缓解病痛,没有办法工作。父亲也曾因意外脊椎严重受损,现如今仍有一根钢板未取出,全家仅靠父亲一个人打零工维持生活,并且家中还供养了三个大学生。在这么庞大的读书费用和大量的药物费用经济压力下,小张变得性格自卑,不善与人交流,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本就不自信的他对所学的专业也充满着疑惑和焦虑,对自己的专业认知不清,感觉前途很迷茫,为此,他时常沮丧和对生活失去信心。
育人措施:第一,政策扶困解急难,助学金援渡难关。通过多种途径向该同学讲解国家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系列资助政策,指导该生在每年9月份申请国家助学金,能够帮助该生顺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把小张同学家庭突发变故的情况及时上报学院领导,针对该生父亲突发意外情况,失去劳动能力,为该生申请2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
第二,勤工助学培能力,多维纾困育新苗。考虑到小张学习需要购买学习资料,而大学所需的网课和专业学习又需要很多费用,在学院帮助该生又申请相对轻松的勤工助学岗位,在缓解其生活费问题的同时,又有足够时间进行专业课学习。通过以上途径,在经济上,缓解了生活压力,让该生能够安心地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在心理上,通过勤工助学,让该生看到了服务他人的价值,疏导了其孤僻的性格;在政策上,让该生充分感受到国家、学校和学院老师对她的关心和关爱。
第三,三心联动筑防线,润心启智塑品格。一是精神层面的关怀。鼓励小张正视生活坎坷,增强其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立自强的品格。通过面谈、微信、QQ等方式与 该生进行定期的谈心谈话,了解该生的思想、学习和人际关系等状况,并在心理上对其关怀、陪伴和激励,让她变得更加积极和健康。二是人际关系的关怀。鉴于该生自信和自尊心缺失,内心苦闷和孤单,故努力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其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在班内营造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交往环境,让该生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三是朋辈间的关心。动员班长、团支书、宿舍长及该生的好友与其多沟通交流,鼓励其多参与集体活动,让他尽快融入同学当中去,让其体会到大集体的温暖与关爱。
经验感悟:必须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全面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按照真实家庭情况进行贫困认定和助学金发放,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另一方面,要面面俱到,不要遗漏任何一位不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或不愿意申报贫苦生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润物细无声,实现资助助人转向资助育人。

胡必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