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学·筑梦·铸人”资助育人案例宣传:
多重帮扶加持下的资助育人实践
船舶与航运学院辅导员魏小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术追求、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因此,他们应当得到更为细致的关注与引导。在为这些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我们更应强调资助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分析,探讨资助育人的多元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品德高尚、能力全面、综合素质卓越的杰出人才。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始终致力于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并力求实现资助的精准性。本文将聚焦于资助育人实践中的一个具体案例,以期更有效地推进学生资助工作。

一、典型案例
小李,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孩,自幼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高中时期,爷爷的离世对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击,加之父母未能提供经济支持,小李被迫辍学。然而,她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选择步入社会,通过半年的辛勤工作,她攒够了学费,并成功复读,最终考入了大学。
在新生入学后不久,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心理测试中,她的心理异常让我很快注意到她,通过与小李的深入交谈,我了解到她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的渴望,她一副风轻云淡,笑呵呵的样子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她说老师,您放心,我非常乐观。我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小李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以确保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在心理上得到支持。
我首先为小李申请了“喻友旺”助学金,减轻了她的经济压力。同时,我还帮助小李联系了勤工俭学项目,让她能够在课余时间通过工作赚取生活费,同时也积累了社会经验。在考虑到她非常的拮据,不舍得吃,我自掏腰包给她送去了牛奶和水果。
考虑到小李曾经历的家庭变故和心理创伤,我定期与小李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她缓解压力,建立自信。还鼓励小李参与校园活动,拓宽社交圈,增强她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帮助小李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我为她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包括学习方法的改进、时间管理技巧的传授。在我的悉心帮助下,小李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心理上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一)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一方面,该生因家庭遭遇不幸事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这种生活压力对其性格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该生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力,深刻理解家庭的不易,并怀有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改善家庭状况的强烈愿望。在深入了解其具体情况后,我主要从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其缓解生活困难。
(二)案例处理。1.生活方面,我积极为其申请各类助学金和困难补助,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我协助其寻找校内外的兼职工作机会,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锻炼了其社会实践能力。
2.学习方面,我为其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业辅导,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我还鼓励其参与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学术素养。
3.多方面的关怀,帮助该生成长成才。首先,心理层面的关怀。我鼓励小李正视生活中的挑战,提升其面对困境和挫折的能力,培养其坚韧的心理素质和自我驱动的品格。通过定期的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和在线聊天,我深入了解小李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和社交情况,并在心理层面给予她关怀、陪伴和鼓励,促使她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和心理健康。其次,人际交往的指导。考虑到小李在自信和自尊方面存在不足,且内心感到孤独和压抑,我努力帮助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授她有效的人际交往策略和技巧。同时,我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相互信任和支持的氛围,让小李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接纳。第三,强化同伴支持。我动员班级干部、宿舍同学和她的好友与小李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她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帮助她尽快融入同学群体,让她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通过这些措施,小李的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她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工作成效
通过对该生在经济、心理、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的支持和指导,该生成功摆脱了自卑的心理负担,放下了内心的重担,变得开朗和自信,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在班级和宿舍环境中,她能够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并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三、案例启示与思考
小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韧、希望和自我救赎的典型案例。她的经历不仅展示了个人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支持困境中的学生的重要启示。
首先,小李的案例强调了心理健康支持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和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同理心,及时识别出那些可能面临心理困扰的学生,并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定期的沟通和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其次,经济资助是帮助学生克服物质困难、专注于学业的关键。通过助学金、勤工俭学项目等措施,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学习。同时,教师和学校的关怀,如提供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也能在情感上给予学生极大的支持和温暖。
再者,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对于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至关重要。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不仅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社交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育者和关心学生成长的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包括心理、经济和学业在内的全方位支持。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小李”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