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乾祥

个人简介:李乾祥,男,汉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21路桥(1)班学生,他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大学三年以4.37的绩点分取得年级综合成绩第一的好成绩,并荣获2023年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奖项,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奖项1项。

优秀事迹:
滚烫赤子心青春当盛放
一、刻苦钻研,实训室里的追梦人
桥,是他与道桥专业结缘的起点,也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终点。李乾祥来自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的江西新余。小的时候,他十分盼望家乡的河湖上能架起一座大桥,让原本需要20分钟水路的上学之路更为顺畅。从那时起,他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建桥”的种子。在探索人生兴趣的初中时期,属于他家乡的桥终于建起来了,这让他的上学路时间大大缩短。当现实中的桥和理想中的桥融汇在一起的那一刻,让他明确了自己的理想——桥!建桥!要成为一名桥梁工程师!

当我们踏入武交院交通工程学院的实训室时,如果在每一颗低下头颅的麦子中间,认真一一寻找,那么一定会看见李乾祥的身影。“知之深则行愈达”,他深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是圆梦路上披荆斩棘的必备法宝。勤学知识,苦练技能,他的青春播撒在每一个低下头的奋斗瞬间里。
晨光熹微,伴着朝霞,他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课前预习让他心中有数,课时听讲让他收获良多,课后复盘让他温故知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建模设计、识图练习,再到桥梁测量、作图画图,无数个日夜的拼搏,让他的职业技能不断精进,也将奋斗的汗水变成了国家奖学金的证书和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二、勇于创新,竞赛场上的拼搏者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革新,采用计算机绘制图形和处理图像技术已成为现代工程设计与绘图的主要手段,他了解到“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创新大赛是一项着重考验参赛者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能力的大型赛事。对他而言,参加这项比赛无疑是一个检验自身学识、精进图形图像技术、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创新大赛要求参赛者在有限的时间内用CAD完成二维图像的绘制,并用sketchup建立对应的3D模型,这要求参赛者必须熟练掌握这两个软件的操作技术,并要形成较高水平的识图能力以快速分析赛题,这对他和他们的团队而言也是一次挑战。
备赛期间,团队在绘制一个桥塔模型时遇到难题,面对不熟悉的模型分析和绘制技巧,困难未能减弱他的热情,他反而愈挫愈勇。他带领大家团结协作,率先找到了问题的突破点,主动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想法,将工作进度向前推动。湖北省赛中,他主动与来自湖北省内各个高校的获奖选手交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返校后,他又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及时调整,将短板逐个补齐,个体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自信心也得到了巩固。
最后,他们在全国决赛中突出重围,他为校荣获道桥类全国第六的好成绩,并荣获道桥类个人一等奖和团体一等奖。他在这段难忘的备赛经历中不仅锻炼了识图作图技能、提高了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还培养了探索困难问题的意识和克服挑战的勇气。他相信,过硬的专业技术、解决问题的魄力、探索创新的精神都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桥梁工程师必须具备的。
经过大学三年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锻炼掌握,他对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的理解逐渐深入,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通过掌握建模软件与广泛的识图训练,他不仅磨炼、提升了他的技能水平,还意识到自己可以开始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参与技能比赛所获得的宝贵经验,让他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近一步。

三、乐于助人,青春路上的行动派
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时代新青年,他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的家乡江西新余,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让一座座桥梁架过了河流,让家乡人民的生活更加安稳和幸福。他常常铭记在心:行动和传承是他在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书写的最佳答卷。
在校园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身,遵守校规校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同学间形成表率作用;在实践活动方面,他加入了交通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各项义务活动和集体活动,用奉献和活力诠释自己的青春。在学习和参赛的旅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与宝贵经验。对此,他总是热情地与同学们以及后辈们分享和交流,乐于将所学所得传递给他人。在新一届“高教杯”比赛来临之际,他主动联系学弟学妹们,分享他取得奖项的筹备方法,在技术上细心地指导他们,热情地为他们答疑解惑。他相信,知识和经验应当是在他们手中相互传递的,技术也是在相互交流中不断碰撞出进步火花的。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他将不断锤炼自己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并以自身感染他人,正如一架桥梁、一条道路,联通劳动者们的理想信念,铺出社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路、强国桥。
